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游客分级”潜规则亟须肃清 被指“久治不愈痼疾”

来源:参考消息网  投稿人:王玉  时间:2015-09-01  

文章简介:据报道,云南很多旅行社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5个等级,消费越高导游态度越好。“还有其他潜规则,如一个团里男性不能过半,因为女性消费能力相对较强”。

      据报道,云南很多旅行社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5个等级,消费越高导游态度越好。“还有其他潜规则,如一个团里男性不能过半,因为女性消费能力相对较强”。

 
  对此,有网友认为,把游客分为三六九等,暴露了旅游市场中的强制消费乱象。这种发展模式是竭泽而渔,不具有可持续性。有网友建议,旅游乱象应标本兼治,首先,对导游违规事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依法规范旅游市场,比如解决导游薪酬体制、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
 
  有网友认为,按消费能力把游客分为三六九等,还是第一次听说,但强制消费乱象在旅游市场中并不新鲜,是久治不愈的痼疾。
 
  网友“糊得花”反映,7月跟团旅游,参观旅游景点时“马马虎虎”一带而过,到购物店自费项目时,导游就“非常细心、耐心”,而且时间充足。
 
  不仅如此,游客如果不购物,则要看导游脸色。网友“林贤敏小虾米虾”表示,没购物之后,导游就开始冷嘲热讽:“你们怎么好意思不买东西?”
 
  有网友认为,跟团旅游被强制购物,在全国是普遍现象。
 
  有网友认为,强制购物这种旅游业发展模式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许多导游、旅行社和商家从中赚得盆满钵满,但坑的是游客,伤害的是整个行业。
 
  网友“观战者那勇”认为,如果国内旅游业再这么干下去,最后倒霉的只能是整个旅游行业。还有不少网友“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游。
 
  “云南旅游乱象也许只是全国旅游市场的一个缩影,对一个靠旅游支撑经济发展的地方而言,不治理旅游乱象,紧盯眼前利益,无非是自我毁灭式发展。”网友“云淡风轻”认为,应该放眼长远,创造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
 
  有网友认为,除了对违规导游、旅行社从严处罚外,还要重视背后的旅行社与导游之间劳资关系不规范、薪酬体制缺少保障等问题,同时用法律来杜绝低价团这种恶性竞争,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
 
  博友“杨子衿”表示,云南是旅游大省,旅游业很发达,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也很大,可为什么导游拿到的钱仍然很少,说明蛋糕分配不均,需要大范围整治。
 
  网友“Gaara-Long泷”认为,“要彻底消除低价购物团这种东西,否则导游和旅行社会被迫恶性竞争,对云南旅游业大为不利。”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