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电视收视率造假将面临严惩 行业协会向黑色产业链宣战

来源:北京商报  投稿人:郑蕊  时间:2016-12-13  

文章简介:目前,该协会法务委员会已收集多个作假收视率不法分子的相关信息,将向有关部门举报,力图通过多方力量和相关措施逐步根除收视率作假现象。

        原标题:电视收视率造假将面临严惩
  收视率造假已经成为电视剧行业的毒瘤。12月12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正式向收视率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目前,该协会法务委员会已收集多个作假收视率不法分子的相关信息,将向有关部门举报,力图通过多方力量和相关措施逐步根除收视率作假现象。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协会将通过多种方式根治该现象,包括联合业内共同拒绝购买数据,并号召业内提供造假分子的线索与证据;向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上报相关文件,希望立即停止电视平台将收视率与电视剧购买价格挂钩;同时也试图让公检法部门加入到打击收视率造假的行动中。
  “收视率造假是业内多年以来难以根除的弊病,国内早已有不少制作机构均对通过购买收视数据表示反感,但假若自己不买,却又会面临他人购买收视数据使双方之间的竞争处于不对等的状态,使得收视率作假成为行业潜规则。”据从业人士透露,其实收视率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但现阶段收视率却成为评判电视剧优劣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标准,使得部分人为争取资源和利益选择收视率造假,并逐渐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不仅收视率调查公司的部分工作人员和样本户会受到利益驱使而更改数据,当电视剧成为大多数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要节目后,播出机构也会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购买收视率。尽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要求电视台禁止签订对赌公约,但受制于广告收入与收视率挂钩的现实,仍有播出机构暗中让制作机构承诺收视率,否则便拒绝购买。
  数据显示,现阶段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达到每集30万-50万元,给制作机构增加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成本。而为了能够减轻自身压力,部分制作机构向电视台要高价,导致恶性循环。
  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立强看来,对于收视率作假,近年来业内多次呼吁治理但收效甚微,此次协会联合多方力量出击,应能产生一定效果。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