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我国居民乳制品摄入量严重不足 “吃奶”习惯仍未形成

来源:中国商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19-05-29  

文章简介:我国居民乳制品摄入量严重不足 “吃奶”习惯仍未形成

   日前,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导,零点有数负责完成的2019中国奶商指数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乳制品的摄入量严重不足。
  公告显示,2019年中国奶商指数为60.7分,仅比2018年高出0.1分,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调查显示,中国奶商指数发展不平衡,总体呈现出“意识高、知识少、行为差”的结构特征。
  我国居民对乳制品摄入存在很大的误区,最明显的就是误把必需品当成了营养品。数据显示,38.8%的公众认为乳制品是每日必需品,61.2%公众对乳制品的定位是营养品。尤其在广州,只有23.5%公众认为乳制品是每日必需品,而76.5%公众认为乳制品是营养品。可见,公众对于“乳制品是每日膳食必需品”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普遍共识。
  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奶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增加奶类摄入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发育,促进成人骨骼健康,建议把牛奶作为每日膳食的必需品。
  在具体摄入量上,调查显示,仅有40.5%的公众知道每日应该摄入乳制品300ml,而实际每日摄入量达到这一标准的公众比例更低,只有19.5%。
  而父母在给婴幼儿补充乳制品方面也存在很大误区。报告显示,对于7至12个月的宝宝,17.9%的父母错误补充了乳制品,对于13个月以后的宝宝,21%的父母在给宝宝断奶后没有及时补充其他乳制品,对于13个月至6岁的宝宝,77.6%的父母没有正确引导宝宝喝奶。
  据介绍,7至12个月的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母乳和配方奶粉之外,其他乳制品都不适合补充。而宝宝13个月以后需要补充其他乳制品以满足成长发育所需。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我国公众的乳制品消费仍以“喝奶”为主,与西方的摄入量差距主要体现在尚未建立“吃奶”的习惯,特别是吃奶酪的习惯。数据显示,26.9%的公众认为摄入乳制品喝奶就够了,23.7%的消费者被动摄入奶酪。不过,从不同年龄段消费人群看,“10后”消费者的“吃奶”习惯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