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寻求临期食品处置“最大公约数”

来源:经济日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19-09-09  

文章简介:寻求临期食品处置“最大公约数”

    近日,一位网友发帖称,因目睹某品牌鲜生门店将当天卖不完的食物“大规模丢弃”的场面,她的母亲“受到了近年来最大的心灵震撼”。
  鲜生门店“大规模丢弃”临期食品的举动,让不少人感到心疼。可是,食品安全无小事,为了食品最佳品尝体验和新鲜品质,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健康和安全,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能够理解。尽管如此,仍有人认为食物被下架丢弃是“浪费资源”,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种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背后,是对临期食品处置方式、处置时间节点的争议与“论战”。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城市的某些大品牌商超在处理临期食品时,是先打折销售(保质期内),卖不掉的再销毁处理。这样的处理思路似乎更能让人接受。比对之下,报道中这家品牌生鲜门店的处置方式是有一定改善空间的,至少单一销毁方式可以转为较长时间的多元处置方式。
  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出台相应的免责措施,厘清风险责任和食品安全界限,鼓励商家让临期食品有更好的归宿,作出更有价值的安排。同时,商超企业应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各类食品的潜在消费群体预先分析研判,力争实现供销两旺、产销平衡,减少和力避食品滞销情况发生。此外,企业还应多利用现代保鲜技术手段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总之,临期食品处置应努力找到维护食品安全和减少浪费的“最大公约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