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中国奢侈品牌的市场策略

来源:品牌中国网  投稿人:  时间:2015-12-18  

文章简介:奢侈品行业充满变化,为了更加精细化挖掘成熟中的中国市场潜能,奢侈品牌正在悄然调整策略。

  奢侈品行业充满变化,为了更加精细化挖掘成熟中的中国市场潜能,奢侈品牌正在悄然调整策略。

  年初,国际奢侈品品牌香奈儿(Chanel)宣布在华降价,降幅最高达到20%。在北京各大商场的香奈儿专卖店门前一时排起了长队。这一决定引发了奢侈品行业的一系列蝴蝶效应,迪奥(Dior)、普拉达(Prada)等奢侈品品牌先后宣布在中国市场下调或计划下调产品价格,奢侈品名表品牌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以及珠宝和腕表品牌卡地亚(Cartier)也纷纷宣布在中国的降价计划。面对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的中国市场,奢侈品牌们正在悄然调整发展策略。
  中国人对奢侈品消费需求依然强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几近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但是另一方面,在本土的消费额明显下降,为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和反腐进度持续发酵,奢侈品行业在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汇率造成的价差和出境游的火热是中国人选择海外消费的更客观的原因之一。
  海外代购一度也是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热衷的消费方式,很多90后的留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去奢侈品公司做导购或者进行海外代购,他们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并且能够获得比国内更多样的款式或者优惠的产品价格。今年多家奢侈品公司在降低国内专卖店价格的同时,选择在欧洲专卖店提价,逐渐拉近二者的销售价格,或将进一步打压代购市场。但是单纯依靠调价,难以将大量境外消费者吸引回来,未来还需要政府减少进口通关等难度。另一方面,仍然需要解决海外产品选择范围更多的问题。
  在品牌忠诚度方面,约有72.2%的人对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和自己的偏好。在去年购买的三类最多的奢侈品中,手表(53.8%)、消费电子产品(45.9%)以及化妆品、香水和个人护理产品(43.1%)仍然名列前茅,这与2012~2014年的趋势基本一致。
  商业礼品降温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三公消费受限”等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奢侈品在中国“送礼性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主力人群应该是中高收入的高级白领阶层,也可以说是中产阶级。这部分人基本上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收入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生活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为主,已经形成了“希望通过奢侈品实现优雅的身份体验和自我满足”的消费观。
  未来,用户对在奢侈产品和服务上的开支普遍表示乐观。关注奢侈品品牌的因素也有着微妙的变化。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选择奢侈品品牌对于彰显个人品味、展现个人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奢侈品牌的做工和品质对决定事业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从最初炫耀大牌商标回归到对品牌本身价值的关注,正是用户消费理念逐渐成熟与理性的过程。中国消费者从最初对奢侈品牌Logo的崇拜,到如今更加关注性价比和高端定制服务等体验,体现了消费观念逐渐成熟和理性的转变,奢侈品购买已经成为中高端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体验。
  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是消费者逐渐成熟消费的原因。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广泛的传统渠道以及新媒体平台获得奢侈品的相关信息,同时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比价之后购买。
  而谈及中国本土品牌和国外高端品牌的主要差距,用户认为,产品的做工和品质、品牌的认知度与媒体曝光度、设计师和设计风格是最核心的三个因素。
  国内品牌打造奢侈品有两大难点,第一是制造工艺的问题。中国长期处于低端代工制造的“世界工厂”阶段,中国制造给全球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价廉物美,缺乏精益化制造和独特设计,很难让海外的高端消费者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第二是在品牌建设方面,虽然中国产品已经开始尝试迈向全球,但是在品牌定位、建设和推广方面仍然不到位,难以建立起高端形象。中国品牌最缺乏的仍然是历史和品牌文化。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