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汽车销量连续11个月下滑 自主品牌份额创3年新低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19-06-14  

文章简介:汽车销量连续11个月下滑 自主品牌份额创3年新低

   原标题:汽车销量连续11个月下滑 自主品牌份额创3年新低
  车市寒冬仍在持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国内汽车销量191.3万辆,同比下降16.4%。其中,乘用车销量156.1万辆,同比下降17.4%;前5个月累计销量为839.9万辆,下降15.2%。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失守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出现28年以来的首次下跌,截至2019年5月份销量同比已连续下跌11个月。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失守。
  5月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仅为56.5万辆,同比下滑28.1%,市场份额36.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这也是自主品牌近3年来市场份额最低的一个月。前5个月,自主品牌汽车累计销量为333.5万辆,下降23.4%,市场份额为39.7%,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2%。
  从已公布5月销量的车企数据来看,没有一家自主品牌实现销量增长,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海马汽车。海马2018年销量为67570辆较上年下滑51.8%,2019年仍然跌跌不休。5月,海马实现汽车销售2981辆,同比下滑62.4%,前5个月累计销量为10723辆,同比下跌达70%。
  跌幅紧随其后的是北汽新能源,5月份汽车销售9009辆,同比下滑49.7%;前5个月累计销量3.91万辆,跌幅为19.8%。北汽新能源表示,季度因素以及补贴滑坡是其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其他企业中,跌幅较大还有东风乘用车、东风柳汽,5月份销量均出现接近30%的滑坡。“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部分地区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销低位运行,主要表现在市场消费乏力,消费信心不足,观望情绪明显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
  多个合资品牌月销量跌破万辆
  合资板块中,法系品牌和长安福特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其中,长安福特5月销量仅为7418辆,同比下滑75%,继销量首次跌破万辆后,长安福特仍未触底。
  月销量同样跌破万辆的还有神龙汽车(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5月销量仅为8698辆,同比下跌67%。此外,东风雷诺5月销量跌至1008辆,当月产量更是仅有212辆。二次入华牵手东风6年后,雷诺再次走到了市场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市的一片黯淡之下,日系车表现强势。无论是5月单月销量,还是前5月累计销量,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均实现了正增长。东风日产虽在5月出现销量下滑,但前5月仅微跌0.84%,市场表现优于大多数车企。
  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在补贴退坡后,5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率有所减缓,但仍然是车市中唯一实现总体增长的板块。
  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10.44万辆,同比增长1.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8.32万辆,同比增长1.3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09万辆,同比增长2.24%。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6.45万辆,同比增长41.51%。
  比亚迪5月实现销量3.39万辆,同比下滑10.2%。从车型来看,导致其销量下滑的主要是传统燃油车,销量为1.20万辆,同比下滑48.9%。而新能源车则销量大增,同比增长53.8%至2.19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缓冲期将在6月25日到期,多款车型或将面临涨价,或对销量产生不利影响。
  促汽车消费出组合拳,下半年疲态望缓解
  作为中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最大的行业,汽车制造业在销售连续下滑的拖累下,4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1480.1亿元,同比下降25.9%,5月份在销量继续下滑的同时,汽车全行业利润总额下滑趋势恐将继续下去。
  在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之际,国家已经打出刺激汽车消费的组合拳。广州、深圳已经率先通过增加摇号指标的方式给限购松绑,这也被业内视作利好消息之一。
  6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核心在于要求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不再增加限购城市,从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
  全国乘联会指出,由于6月仍将处于“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的调整期,且部分车型尚未推出“国六”产品,形成个别地区的短期的断销问题,这或将影响6月的产销节奏。
  日前,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在2019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当前汽车行业出现了放血现象,6月份价格血战估计非常惨烈。弱势的洋品牌、弱势的本土传统品牌,部分造车“新势力”都将出局,产业关停并转会成为常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5月汽车销量跌幅扩大主要是受到“国五”向“国六”政策切换的影响,消费者普遍有观望情绪。随着时间推移,厂家“国六”产能逐渐释放、消费者观望态度缓解,下半年下滑态势有望得到缓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