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培养100个百亿级公司”的战略触发点是什么?
来源:价值中国网 投稿人:包政 时间:2015-06-10
小米的前世就想做一款手机,以替代山寨机。他们知道这里的市场很大,这就是雷军的初衷,成为手机的供应者。
为此,雷军必须去摸摸山寨机的底牌。中国山寨机的发源地,公认为是深圳华强北。他的意外收获是,接触到了热衷于山寨机的网友。
这些网友其实是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老住民了。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PC年代。
这是雷军的运气,山寨机规模化的人群已经存在,已经存在于虚拟化的网络世界里。并且他们已经形成了社交化的联系,有着共同的话题以及类似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米今天的成就有它的偶然性。如果我们现在想去建一个规模化的社区,肯定更难。
第一,挂没挂在网上;第二,有没有共同的话题;第三,是否有志趣相投或近似的生活方式。当我们企图学小米时必须考量这三点,然后你才能够确信,小米的经验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那时的雷军并不懂得“米粉经济”的概念,更不知道社区商务方式的概念。他们只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PC互联网时代的机会。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打造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
尽管雷军思考“互联网”这3个字有10年时间,但在他脑子里,互联网就是一个智能化的电子商务平台。
当雷军接触到这些手机的网友后,想法开始改变,他想在这一群网友中,切入一款手机终端的产品,由此来构建手机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至此,雷军还是希望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手机的供应者。这对雷军来讲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自己究竟是手机供应者,还是互联网公司或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者?可以说,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雷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回答。
不光是雷军不清楚,连马化腾、马云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经营的是一家公司,还是一个平台,还是一个社区,还是一个社会?雷军的纠结,可以从他的“铁人三项”中看出来,即硬件+MIIUI+米聊。
铁人三项似乎更像一个战略路径,而不是一个业务模式。借用联想当年“贸工技”的战略路径来说,雷军打算从手机入手,通过MIUI提高手机用户的粘着力,为米聊赢得时间和空间,集聚起更多的用户,最终蜕变为一个互联网公司。
当米聊被微信干掉之后,雷军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往前走,电子商务平台的梦想已经破灭。于是乎,只能往后退,这似乎回到事情开始的地方,老老实实当一个手机供应者。
那个时候雷军真的不知道,互联网公司不等于电子商务平台。BAT只是互联网公司的特例。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者,只是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特例。
互联网公司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供求者一体化关系体系的组织者。换言之,是互联网社区的组织者。
至于如何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或连接供求者关系,可以是IT的软件手段(如滴滴打车),也可以是别的功能性手段。
雷军是幸运儿也是悟道者,他开启了一个用非IT手段,连接或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的先河,并有可能使自己跻身于互联网公司的行列,挤身于BAT的行列,这也是雷军的志趣所在。
按照雷军的设想,小米要培养100个百亿规模的公司,直接为小米社区及其米粉的生活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
可以推断,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它今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连接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具言之,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依靠营销职能以及IT手段(如MIUI及其家庭路由器软件协议),去维护和深化供求一体化关系体系。包括积极引导米粉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培育和引导供应者,为小米社区认定的生活方式做贡献。
应该指出,小米迄今为止还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还只是一家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产品供应商,只是一家懂得用营销职能,去构建供求者一体化关系的产品供应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