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转型:陈年挑战旧商业
来源:《商业价值》杂志 投稿人:胡勇 时间:2015-06-12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凡客通过陈年“割肉”式的变革、极致单品策略重新杀回了市场,并成为众多舆论解剖的标本,同时也面临着不断的质疑。在钛媒体过去对于陈年的诸多报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个正在与过去的自己较劲的文人商人陈年另一面,陈年和凡客的故事也或许可以代表中国商业生态中上一代互联网公司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是时候真正重新来看这一年来陈年和凡客的挑战,以下是记者胡勇对陈年的深度专访及对凡客内部团队地毯式采访解剖,长达数月操作的深度封面故事,全文见《商业价值》杂志6月新刊封面:
陈年挑战陈年
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凡客诚品CEO陈年都算不上英俊。在笑的时候,他的眉眼会逼仄地挤在一起,眯成两道细细的黑线。但是在严肃甚至愤怒的时候,这个40多岁的男人却格外有型。
最近几年里,陈年一直生活在质疑中。从过去对他私生活、凡客估值、凡客产品和存活希望的质疑,到现在对凡客产品线、极致单品策略、层出不穷的技术细节等的质疑。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凡客不仅没有如人们所料的那样销声匿迹,反而靠着陈年的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变革重新杀回市场,并成为众多舆论解剖的标本。
成立于2007年的凡客,经历7次融资,融资额超过5亿美元,人员规模从巅峰时期的1.3万人到现在的300人,SKU最多的时期超过19万,现在是几百。中间经历的大起大落,让陈年在痛苦的状态下重新思考了很多基本的问题,他随后的行动,就是对过往问题的纠正。
现在,凡客正在与之战斗的一切——机械地追求规模、过度的市场宣传、对快速回报的痴迷,以及对客户的过度迎合和对品质的极度忽视,正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写照和惯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陈年挑战的不仅仅是自己过往的错误,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营的诸多陈旧腐朽的观念。市面上众多对于凡客战略的质疑,很多也是来自基于过往经验的惯性思维和依赖。
过去的几年里,陈年和大众之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这种疏远感来自他骨子里的洁癖,能够保证陈年大多数时候成功避免被外界惊扰。自身涵养让陈年可以大度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但性格却使得他很难忍受在他看来错误的意见,他会情不自禁甚至乐在其中地去努力证明别人的错误,这或许正是他所作所为的全部根源。
所以,凡客的变革,不仅仅是陈年在为自己而战,也是中国商业转型寻路的实验。与他过去曾经带给零售和服装行业的冲击相比,凡客这一次的变革实验,潜在的意义其实更加深远。因为凡客正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挑战诸多在过往被视为成功必然的金科玉律,包括:
规模是成功的必然保证吗?
极致的单品战略可以支撑一个服装品牌吗?
专注于小众的精准营销真的奏效吗?
专注于产品的管理体制能够带来商业成功吗?
忘记大众
20年前,陈年只身来到北京,寄居五棵松。20年后,他又回到了这里。不同的是,这次有很多人和他在一起。
2015年4月1日的凡客发布会上,陈年在讲台上的表现明显比起去年轻松从容许多。台下,观众不时发笑,并且随着现场工作人员的引领而恰到好处地鼓掌,凡客发布的新T恤陈列在众人背后,在场内闷热的空气中轻轻地飘荡。
会上,陈年动情地在台上讲着日本的设计师长场雄愤怒的时候在纸上画直线的故事,向大家介绍他喜欢的忧郁少女的设计图案。然而台下的听众却反应寥寥,在让人尴尬的沉默和簌簌的倒吸凉气中,偶尔才会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些设计师的名字所能对应起来的仅仅是来自上海乡下的爱猫的文艺女青年、日本的兼职DJ的插画设计师或者长相酷似腼腆少女的因“拍照拼星星”而流行的非典型画家。他们的设计图案和风格不仅与数年前风行的凡客T恤大相径庭,亦与众人对流行、时尚的通常认识相异。
不是没有人告诉过陈年和凡客这样做的风险。
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向陈年介绍长场雄时,曾经笃定地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欣赏而大众无法接受这样的设计风格。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编剧史航身上,得知凡客找到顾湘做设计时,他也颇为惊异这家公司会选择如此小众的设计。
最初,陈年也并不自信。
第一次见到这几位设计师中在中国最知名的——相对其他人来说——德田有希,陈年甚至希望他的下单量是长场雄的100倍,但是产品经理初娜并没有如此激进与盲目,最终决定在订单上保持着平稳均衡的势态。
“我们认为最小众的艺术家长场雄的设计卖得最好,我自己很意外,我和张亮聊了这件事,他也很意外。”在国贸饭店的餐厅内,陈年得意地给我讲起印花T恤的销售情况。
顾湘、德田有希等人的作品销量同样不差,自印花T恤发布一个多月来,平均每天销量约在8000多件。采访结束后,陈年告诉我,下周他还要继续出差去代工厂讨论补单——4月初的发布会以后,T恤的销售情况远远好过陈年他们的预期,从那时起,这样紧密的日程安排节奏就成了陈年日常生活的常态。
“小众”为现在的凡客重新聚集了人气、口碑和销量。对陈年来说,这其实是个惊喜。
一开始,他想做的只是黑白两款的素色T恤,为此惹得负责T恤的产品经理初娜拍桌而起和他争辩。直到看到产品团队的提交的印花T恤提案和出样成衣时,他终于改变了主意。
“我的内心告诉我,和过去的凡客完全不一样。”陈年告诉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言语中满是激动和兴奋,“有朝一日,你会认为凡客当年选这些人是特别高明的一招。”
日本的设计代理公司为凡客提供了大量的设计作品,初娜做出初步的筛选,参考凡客内部各年龄段、各职位的年轻人的意见,再综合产品团队的考量做出最后的选择。根据选出的设计,他们找到了包括顾湘、德田有希、长场雄、Yoshirotten 等在内的28名设计师。
“我要和那些设计师交流,我就是想见这些人。而且他们都是特别有趣的人,里面有自闭的,有神经病的。”在研发印花T恤的过程中,陈年的足迹从日本到加拿大再到德国,一个一个地拜访了这些设计师,“只是因为我们关注的更加是大众和主流文化,我们不去关注到这些小众的亚文化,但是他们之中一些在审美和艺术性上是很强大的。”
陈年说,凡客以前的T恤设计往往是公司预设立场的产物,设计师完成的只是命题作文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审美能力。
从曲高和寡的300件衬衫到斤斤计较于制作工艺细节的衬衫,再到设计风格异乎寻常的印花T恤,凡客现在正渐渐走上了一条小众的道路。
这与过去的凡客是截然不同的。追溯至5年前,陈年意气风发地提出了“人民时尚”的概念。就在两三年前,那些被如今的陈年评价为“审美有问题”的T恤一年就能卖出数千万件。
不止在产品层面,这些年来,凡客在公司规模、业绩上也无一例外地变“小”了。然而,在当今的凡客试图东山再起的艰难过程中,“小”是这家从辉煌顶峰遽然滑落的公司努力挣扎和实现的结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